临汾交通:砥砺奋进筑坦途 逐梦扬帆新征程
去年以来,临汾市交通运输系统牢牢把握开路先锋职责使命,以新理念加快发展、以新思路破局开路,多措并举推动交通运输事业迈出坚实步伐,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01基础建设扎实推进
2024年12月25日,备受瞩目的浮临高速公路正式建成通车,进一步完善了全市乃至全省高速公路网,改善了沿线群众出行条件,对推动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去年,临汾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全年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45.96亿元。
在高速公路建设方面,浮临高速建成通车,临汾市提前1年实现“县县通高速”目标,黎霍高速路基基本贯通,洪大高速前期工作加速推进。
在国省道项目方面,国道108、341、241改线3个在建项目进展顺利,省道S255/S362、隰县G209、永和G341等11个前期项目推进有序。机场连接线和东贾互通项目前期手续加速办理,开工条件逐渐成熟。
在“四好农村路”方面,建成公路564公里,超额完成任务。三个一号旅游公路全线贯通,路景相融、景景相连的全域旅游公路网已基本建成,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此外,农村公路管养保持高标准推进,农村公路监管员、护路员培训实现全覆盖,荣获“新中国成立75周年·交通强国优秀案例”;蒲县管养体制改革试点经验被交通运输部等四部委评为“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在全国进行推广。
02运输能力稳步提升
一条条宽阔的高速公路、国省干道、农村公路构建起四通八达、纵横交错的立体交通网,犹如一条条活力四射的“生命线”,为临汾市高质量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2024年,临汾市交通运输服务保障能力稳步提升,有力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
在客运出行方面,全年累计优化调整公交线路22条,新开通城市微循环、敬老爱老等特色便民线路17条,开通临汾—浮山、临汾—翼城城际公交2条,个性化、高品质的客运服务更加丰富。临汾民航机场累计开通航线15条,通达24座城市,全年完成旅客吞吐量77.5万人次,民航服务保障能力持续增强。
在货运物流服务方面,深化运输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多式联运,推广应用货运电子运单;山西方略保税口岸型国际内陆港“一园双网两级多维”大宗货物集装箱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入选全国第二批多式联运示范工程项目,累计开行中欧、中亚、东南亚班列及回程24列,运行10万余公里,累计监管进出口货值3.77亿元以上;洪洞县龙马物流园建成铁路专用线并投运,组织发运2000余列,累计发运货物1100万吨,园区入驻企业合计营收31.92亿元。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势头良好,建成县、乡、村三级客货邮融合站点313个,综合网络体系不断健全。
过去一年,临汾市交旅融合发展更加有力——采取多项举措接好《黑神话:悟空》带来的流量,全力做好交通服务保障工作,新增旅游直通专线17条、旅游特色客运班线8条,切实赋能交旅融合发展。成功举办“丰百杯”永和自行车挑战赛、“大吉520”黄河英雄会汽车越野赛等活动,向各地游客展现黄河文化魅力和风采。
03“绿色交通”加速形成
近年来,临汾市以“绿色交通”为引领,在政策、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等方面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围绕交通运输生态保护、节能降碳、污染防治、资源集约节约利用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绿色交通发展格局正在加速形成。
2024年,临汾市交通运输行业加快推进绿色创新融合发展,绿色运输发展水平稳步提升。
在深入推进“两新”工作方面,淘汰老旧营运类柴油货车280辆、更新113辆,新购新能源城市冷链物流车2辆;新增或更新城市公交车186辆,更新公交车动力电池54套,全市实现城市公交车新能源纯电动化全覆盖;新增或更新巡游(网约)出租车675辆,新能源占比提升至83%以上,位居全省前列。
在生态环保工作方面,以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为主线,积极开展优化货车通行、“治路”行动等,全年累计出动污染防治人员2万余人次,清理道路垃圾9万余立方米,补植绿化树木2.8万余棵,劝导29万余辆运输车辆优化通行。同时,全市不断丰富新质生产力应用场景,市级智慧交通综合管理平台项目进展顺利,数据互通、信息共享、快捷高效的综合监管服务体系逐步成型;低空空域管理服务优化升级,A类飞行服务站建设加速推进,空域划设、人员培训、起降点摸排等配套工作积极推进,低空经济发展基础不断夯实。
04综合治理成效显著
2024年以来,临汾市交通运输系统不断强化服务管理、狠抓行业治理,行业综合治理能力显著增强。
在执法领域专项整治工作中,市县两级全部成立案件审查委员会,修订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事项清单468项;对全市2443份案卷进行集中评查;快速办理投诉举报线索,群众满意率达95%;组织全市执法队伍培训10轮次,培训执法人员6706人次,队伍建设、执法装备、执法车辆等方面的保障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在对出租车行业监管上,强力推进“雷霆行动”,扎实开展“五心工程”,探索开设出租车驾驶员“红黑榜”,全年累计处罚“黑车”48辆,罚款25.41万元;处罚违规运营出租车227辆,罚款8.68万元;处罚不合规网约车129辆,罚款30.96万元;清退不合规网约车800余辆,有效打击了违规经营行为,确保全市交通运输市场规范有序。
在“双超”治理工作中,紧盯源头企业和车辆,持续发挥治超信息系统优势,线上线下共同发力遏制“双超”行为,超限超载率控制在0.2%以内;聚焦执法效能提升,全市14个超限检测站全部实现交通执法“一站式”办案、24小时办结,全部设立“便民服务点”,让广大货车司机感受到了治理带来的新变化。
05安全水平全面提高
2024年,临汾市交通运输系统全面落实安全生产各项责任,为全市交通运输事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
在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方面,2024年工作清单明确的10项任务推进有序,全系统组织开展安全教育培训800余次;开展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宣传活动700余次;考核“两类人员”30余次,检查企业2800余家次,发现一般隐患726项,全部整改完成;排查治理铁路沿线安全隐患242项,为铁路安全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重点营运车辆动态监管方面,“两客一危”重点营运车辆入网率、数据合格率保持100%,上线率、轨迹完整率、平台联通率实现持续提升;超速、疲劳驾驶等问题得到有效控制。2024年全市注销危货运输企业7家,减少车辆400余辆;研究制定《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安全生产分类分级监督管理实施细则》,对全市63家危货运输企业安全风险进行分类评价,定期开展入企帮扶检查,筑牢危货运输源头关。
在公路基础设施安全方面,实施危桥改造1座、村道生命安全防护工程61公里,修补坑槽15.8万平方米、设置标志标牌577块、施划标线8.2万平方米,有力保障了群众出行安全;全面落实“路长制”,全年使用“路长制”APP巡查13490次,巡查率全省排名第1,完成农村公路自动化检测14300公里,有效提升了道路运输本质安全水平。
过去一年,临汾市交通运输事业发展稳中有进,以扎实的工作成果展现了“开路先锋”的责任担当,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澎湃动力。
2025年,全市交通运输系统将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全力稳定交通运输有效投资,深化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发展壮大交通运输领域新质生产力,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持续建设人民满意交通,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夯实基础。